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宁夏日报周刊 -> 宁夏故事
野猪猎手、公益先锋、快手“顶流”
吴志强的“刀客”人生
2025-09-02 09:11:31   
2025-09-02 09:11:31    来源:新消息报

吴志强正在直播。

“西北刀客”吴志强护农助农的旅程还在继续。

吴志强(左一)和队员给猎犬戴上定位项圈。

吴志强指挥猎犬上车。

  何谓“刀客”?

  要精悍敏捷、胆大心细、翻山越岭、追踪猛兽、出刀如风。

  但,还不止如此。

  更要心怀侠义、助人为乐、扶危济困、造福社会。

  固原市西吉县吉强镇大滩村护农队猎人吴志强,就是这样一位“西北刀客”。

  从组建捕猎护农队猎捕野猪护农助农,到受聘为义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,再到与快手平台共同成长、成为一名拥有120多万粉丝的“直播大咖”……8月29日,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的2025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上,“西北刀客-公益护农”账号被快手官方认定为“三农护农品类的突出代表”,账号作者吴志强同时荣获“年度影响力创作者”称号。

  “通过短视频展现猎犬的日常训练,用直播记录捕猎的真实过程”,这种根植于泥土、成长于田野、传播于网络的创新形式,让吴志强的护农公益故事走出西北旱塬大山、登上了更广阔的舞台。

  A

  组建捕猎护农队 “西北刀客”战绩显赫威名扬

  初秋的吉强镇大滩村,一场骤雨匆匆而至,雨点落下,惊起“汪”声一片。35岁的吴志强一身黑衣劲装,透着精干利落,侧脸回望营地里的猎犬犬舍,高挺的鼻梁宛如犀利的刀锋般棱角分明。

  “我是从2017年开始饲养、训练猎犬的,从最初的五六条,到如今有近50条。每一条都是精挑细选、用心喂养、严格训练的,可以说,这些猎犬既是我的‘孩子’,更是我的‘战士’。”吴志强站在犬舍前打了一个呼哨,40多条或抬头高吠、或俯首轻吼的猎犬像是接到了命令,瞬间安静了下来。

  2021年,为解决野猪啃毁庄稼、骚扰村民、破坏耕地的问题,固原市号召有能力、有技术、有经验的猎手组建护农队,有计划地捕猎野猪,合理调控生态种群。吴志强精心挑选了13条猎犬,组建了名为“西北刀客”的捕猎护农队,并于当年11月开始了第一次上山捕猎野猪行动。

  11月下旬,初冬的瑞雪飘飘洒洒地落在固原市原州区叠叠沟林场,山道上、林带里、草木间,白茫茫一片。吴志强牵着猎犬一路搜索,踏雪寻猪。

  “捕猎野猪,下雪和不下雪完全不同。对猎人而言,好处是下雪后野猪为了觅食,会下山走得更远,甚至会来到农田周边,在雪地上留下清晰的蹄印,便于猎人发现目标。而且,下雪后野猪的气味会散发得更远,对猎犬来说,这种‘刺激’会更强烈,也更加容易搜寻追踪。”吴志强笑着说。

  但与此同时,初冬时节的叠叠沟夜间气温已降至零下3摄氏度,呼出的白气挂在猎犬耳朵上,“结”成了一根根“小冰柱”,北风吹来,连半米高的常绿灌木虎榛子都低下了“头”。从山下到山上、从沟头到沟底,又绕回山脚下,搜寻了近10个小时,吴志强的红外成像定位仪里突然闪起一个“白点”——那是一头下山觅食的野猪冲进了玉米地!

  北风扬起的雪花还在半空中打着旋儿,训练有素的猎犬则比雪花的动作更轻盈,比呼啸的北风更迅捷。它们呈扇形追击包围、有梯次地扑打撕咬,还不等野猪辨明方向“突围”,“西北刀客”的单刃匕首闪出一道寒光,精准命中了“偷食者”的心脏。

  6分钟,一场惊心动魄的捕猎便结束了。雪地上,一头300多斤重的成年公野猪趴在地上一动不动,吴志强收刀入鞘。“那是我第一次成功捕到这么大块头的野猪,当天夜里又成功捕获了一头重200多斤的野猪,心里特别有成就感。”

  从2021年开始,吴志强的捕猎队年年参加固原市捕猎野猪的种群调控行动,几乎每年都在各个捕猎队中拔得头筹。在2024年西吉县捕猎300头野猪的行动中,他的捕猎护农队不但在所有战队中第一个完成了50头野猪的任务量,还帮助来自外省、对本地地理环境不熟悉的战队额外完成了40头捕猎任务,“西北刀客”的威名远播甘肃、青海等周边省份。

  B

  受聘义警做公益 协助缉盗寻牛羊啥都能干

  2025年,西吉县公安局聘请吴志强为警航义警。这份荣誉,他无比珍惜。

  “捕猎护农队熟悉地形,训练的猎犬善于追踪,还有红外成像仪、无人机等设备,应该多承担一些社会公益事业,没有受聘为义警之前,我是这样做的,现在要做得更多。”吴志强说。

  帮助公安机关锁定赌博团伙、协同民警追踪盗墓团伙、为老乡追回走失的牛羊等牲畜……在吴志强看来,捕猎野猪是每年春种和秋收后的重要工作,而服务社会、助力公益则是全年无休的使命担当。

  “2024年5月的一天,吉强镇的一位村民打来电话,说家里的一群羊走丢了,问我有没有时间帮忙寻找。”当天凌晨,吴志强刚刚结束捕猎野猪的任务,但他来不及休息,拿着无人机和6块备用电池,直奔老乡家里。

  农田边找过了,没有;山坡上往返几个来回,没有;月亮山下的林带里出来又进去,也没有……从上午找到深夜,当吴志强给无人机换上第4块备用电池放飞后,显示屏上终于出现了一群红外成像的动物踪迹。“天黑后,羊只找不到回家的路,索性在一片树林里‘宿营’了。”吴志强和队员驾车上山,顺利把11只滩羊赶回了老乡家。回到营地时,他已经连续20个小时没有合眼了。

  C

  快手直播成“顶流” 粉丝追更“汪汪队”“云”护农

  “刀客”捕猎护农,“快手”助力成长。在今年6月举行的“快手三农”第一届护农狩猎人赏金大赛中,“西北刀客”捕猎护农队一举夺魁,捧回了一座沉甸甸、金灿灿的奖杯。吴志强把奖杯摆放在办公桌最显眼的地方——“这是荣誉、是鼓励、更是我们未来要前进的动力。”

  经过多年的实践,吴志强已经深谙短视频和直播创作的门道,他既会用短视频展现猎犬的日常训练和生活片段,也会开直播实时跟拍“汪汪队追踪佩奇”的全过程。粉丝们不仅通过短视频记住了每只猎犬的名字和分工,更会在直播中实时关注它们的安危,人与犬,形成了强烈的情感连接。

  “通过快手,我们的助农故事能更广泛、更快捷地传播出去,可以让更多人了解捕猎野猪的科学性、必要性,号召大家更好地保护生态、合理调控种群。”吴志强说,“通过短视频和直播,我们也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热心网友捐助的狗粮、罐头、益生菌等物品,还有不少本地和外地的养犬爱好者,来营地体验生活,甚至一同参与捕猎活动,增加了助农的有生力量。”

  这种短视频与直播相结合的内容策略效果显著,“西北刀客”的粉丝群体不断壮大,直播间的看播总时长大幅增长,更重要的是,这种真实记录生活的方式,让更多人了解到护农工作的不易和意义,有粉丝留言:“虽然不在现场,但我能强烈感受到捕猎野猪、守护庄稼的危险和辛苦,‘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’的概念更加具象化了。”

  在快手这个真实温暖的“人感”社区里,像吴志强这样的普通人,通过记录生活,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,更为社会贡献了正向力量。这正是快手“拥抱每一种生活”理念的生动体现,也是对2025快手光合创作者大会“生而不同、创作无界”主题的最好诠释。

  今年最后几个月,吴志强的“档期”已经排满了:9月上旬,应青海省几个县区的邀请,协助当地捕猎队猎捕野猪;10月,远赴新疆,帮助当地猎捕野猪;11月去山西,“听那边的老乡说,有几个村镇的野猪已经不怕人了,用鞭炮吓唬、敲锣打鼓驱赶都无济于事,我们准备赶过去,协助当地村民合理化捕猎。”

  “一句话,哪里有需要,我和队员们就到哪里去,捕野猪、护庄稼、做公益,更好地服务社会。”吴志强说。

  “西北刀客”的旅程还在继续,他的精彩故事,也在继续。(记者 袁洋 文图)

【编辑】:石卿
【责任编辑】:杨丽